玻璃期货大幅贴水格局有望继续改善
八月底以来,玻璃现货市场一片火热,但期货却呈现出严重的背离现象。玻璃期价非但没有出现传统的“金九银十”行情,反而呈现出加速下滑的局面。十一之后,FG1401更是创下该合约上市以来的最低,导致期货价格大幅贴水于现货价格。近期,随着天气转冷,北方现货市场需求减缓,库存开始攀升。多数厂家出现降价促销现象。而期货价格多次在1300附近受到支撑,且空头有向远月合约转移的迹象。
在现货市场上,玻璃销售价格更多受到供需的影响,如果在同一个时期内,供应的增加低于需求的增加速度,那么玻璃生产企业的提价必然能得到流通企业和贸易商的认可。当前酷暑过后,建筑施工进入繁忙时节,从而加大对玻璃的需求量。在今年生产线大量点火的前提下,玻璃生产企业的库存值连续三个多月在2710~2750万重量箱徘徊,反映了玻璃现货市场的供需弱平衡状态。10月以来,企业的销售情况有了转折。国庆假期期间累积的库存并没有在节后得到适当的释放。以沙河地区为首的北方企业出库状况较上月大大减缓。随着天气转冷,房地产开工率有所下降,加工企业放缓采购的步伐,而本来不受季节性影响的华东华南地区受到外埠低价玻璃入侵的打压,其产销率也出现萎缩。此外,今年大量投产的新生产线逐步形成供给。尤其是三季度点火的11条生产线,极大地增加了市场的供应过剩压力。截止到当前,9月底之前点火的生产线基本均已开始生产。
相对来说,期货价格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从宏观面来说,玻璃作为建材品种,其波动受到宏观事件的影响较为明显。在外围环境不确定因素的利空下,大宗商品出现大幅波动。玻璃、螺纹钢等商品更是深受其害,受市场恐慌情绪的蔓延,玻璃期货连续一个多月下跌,让市场人士为之震惊。从供给面来考虑,今年不少玻璃生产企业扭亏为盈,为了实现更多的利润,厂家争相点火新建生产线,随着下游房地产行业复苏的势头日渐加快,建筑玻璃需求的增加更是刺激生产企业的投产动力。生产线的不断点火对现货市场有一个月的缓冲期,而对期货市场而言却是直接的利空。因期货反映的是未来价格的变化,供应不断增加给期货市场造成的压制更为明显。从玻璃期货市场的参与结构来看,过分压低的期货价格让一些了解玻璃行业的投资者咋舌,也打击了厂库参与交割的积极性,引发了仓单大量注销的现象。据了解,8月下旬最高注册玻璃仓单2077张,到09合约交割之时降至850张,目前仓单数量只有77张。
回顾玻璃期货前期的走势,已多次出现和现货市场相背离的现象。考虑到这些新增的产能都形成供给后,如果建筑需求的增速不能延续,玻璃现货价格会受到一定的冲击;而随着外围宏观环境逐渐明朗,国内经济数据转好,玻璃期货价格继续下行空间不大,期货大幅度贴水现象会有所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