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浙江省玻璃行业协会

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行业资讯

短期销售情况乐观 玻璃或阶段性见底

2014-12-29 10:11:45 来源:期货日报

    12月以来,玻璃市场经历了“暖冬”,现货价格节节攀升,带动期货价格走势呈现企稳迹象。当前,受助于近期国内生产企业库存偏低,及下游拿货意愿较好提振,短期玻璃或已阶段性见底,节前仍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短期销售情况乐观
  
  从需求方面来看,短期企业心态较为乐观。由于下游替代市场窗、装饰以及汽车需求情况较好,不少生产企业普遍表示当前产能均能得到有效消化,库存水平不高。一般来说,玻璃库存在15—20天以上,企业去库存压力较大,但从笔者前期调研情况来看,不少华南以及华中的企业库存只在一周到10天左右,全国的平均库存天数仅有13.05天。库存总体偏少,利于生产企业挺价。不少贸易商表示下游需求企稳预计会持续到春节前半个月,也就是2015年的1月中旬至月底之间,因此短期玻璃走势预计仍会偏强。
  
  成本限制下跌幅度
  
  从企业利润角度来看,今年1—9月,玻璃行业盈利下降56%,而浮法玻璃下降更多。分地区来看,华南地区企业盈利情况相对较好,华中地区企业微幅盈利,华北以及东北地区部分使用天然气的企业亏损严重,出现关停的现象。利润的下滑,使得玻璃企业继续降价的空间和意愿不断降低。从目前成本角度来看,按照当前主流的燃料石油焦(约占市场份额6—8成)来测算,当前沙河生产成本约在830—850元/吨附近,加上折旧现金成本,估计在930—950元/吨附近。当前近月合约1501及1505扣除升贴水后,主要在800—900元/吨,主力合约1506也基本处在玻璃成本区,后市继续下跌空间有限。
  
  新增产能有限
  
  今年以来,总体玻璃产能保持增长,但实际开工率却不断下滑,当前总体开工率不足八成。另外,一般玻璃的窑龄在5—8年不等。根据统计,2015年开始,窑龄到期的生产线较多,预计将达到28条,涉及产能9648万重箱,相当于当前产能的8%左右。除此之外,受国家严控环保水平影响,全国预计将有60—70条生产线受到影响(约占总生产线的20%),或关停,或提高生产成本(约60元/吨),进一步放缓产能增速。新增产能方面,不少生产企业态度谨慎,表示不会轻易投入新的生产线,另外,部分在建或者快要建成的生产线停建,减产预期增强,新增产能放缓,预计未来总体供应压力有所减轻,对期价有所支撑。
  
  综合分析,在玻璃胀库压力不断减轻,下游房地产市场阶段性回暖,以及成本端的支撑下,短期玻璃或已阶段性见底。操作上,低位多单继续持有,可考虑回调后逢低建立多单,上方目标看至930点附近。

Copyright ©(2008-2010) 浙江省玻璃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建材网

后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