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因素助推 玻璃或逆市飙升
三大因素助推玻璃期货反弹
本轮玻璃期货反弹受三大因素支撑:产能大幅缩减、玻璃现货价格持续走强以及期货天量贴水。
从产能角度看,2014年玻璃行业冷修38条生产线,涉及产能13170万重量箱,占总产能的11.1%。2015年截至目前,玻璃行业冷修40条生产线,涉及产能13524万重箱,占总产能的11.04%。1年多的时间,玻璃产能削减22%,目前实际产能占总产能的比例低于70%。
尽管房地产市场的玻璃需求疲弱,但其需求下滑的幅度远未达到玻璃供给缩减的幅度。而这,造成玻璃市场一度供不应求。
在产能大幅削减的背景下,2015年玻璃现货价格一路走强。尤其是河北沙河,3月见底后,价格持续上涨。目前,沙河5mm玻璃价格较3月的低位上涨了240元/吨,涨幅高达26.1%。就在11月3日,沙河玻璃价格单日上涨10元/吨。
其他地区玻璃价格也出现不同幅度的反弹。华中地区的玻璃厂家开始向江浙一带供货,华中地区玻璃价格有了较大幅度的反弹。仅在10月,武汉长利的价格就上涨了100元/吨。
在玻璃现货价格走高时,期货价格却有所下滑,1601合约从8月中旬917元/吨的高位下跌至9月底的808元/吨。
期货与现货在8月中旬以后大幅背离,一边是现货价格上涨,一边是期货价格下挫,导致1601合约对现货呈现较大幅度的贴水。目前,1601合约贴水武汉长利140元/吨,贴水沙河230元/吨,这还没有考虑购买仓单需要支付给厂家的贴息。贴息少则30元/吨,多则50元/吨。如果考虑30元/吨的贴息,那么玻璃期货1601合约贴水武汉长利19.3%,贴水沙河29.5%。
现阶段,我们知道的是,武汉长利四季度关停两条生产线,冷修1条生产线,且沙河在继续涨价。期望用现货价格的下跌来修复贴水,可能不现实。
四季度不是玻璃行业的淡季
我们一直认为四季度是玻璃行业的淡季,实际上是错误的。四季度只是消费旺季的尾声,玻璃行业真正的淡季在每年的一季度。
过去几年,四季度玻璃价格大幅下挫更多是受产能扩张太过迅猛的影响。只要产能缩减,四季度玻璃价格表现就不弱。市场状况印证了这一观点。2012年点火19条生产线,共计8000万重量箱产能,11月初玻璃价格见顶,四季度最低价格较11月初下跌192元/吨;2013年净增加1.3亿重量箱产能,沙河玻璃价格于国庆节期间见顶,四季度底部较10月初下跌40元/吨;2014年缩减1260万重量箱产能,沙河玻璃价格于国庆节期间见顶,12月反弹,最终,12月底沙河玻璃价格仅较10月初下跌16元/吨;2015年缩减5547万重量箱产能,且2015年玻璃价格尚未见顶。
从目前玻璃期货与现货格局来看,期货价格补贴水行情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