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斌:玻璃去产能效果已显现
作为郑商所服务项目的一部分,自玻璃期货上市以来,郑商所已举办了20余次玻璃期货视频讲座。11月24日下午,郑州商品交易所官方网站再次举办玻璃期货视频讲座,武汉长利玻璃有限责任公司期货部负责人王成斌作为讲师向众多投资者讲述了“不一样的玻璃”。
视频讲座开始之时,玻璃1601合约正呈现出猛烈上攻的行情。坐在武汉长利玻璃办公室的王成斌有些兴奋。因为玻璃期货的行情似乎正好呼应了他的讲座主题“不一样的玻璃”。
作为一名玻璃行业从业者,王成斌认为玻璃是最漂亮的建筑材料,晶莹剔透,无毒无害,节能环保。不过,它的“不一样”不仅仅体现在产品性质上。
期货行业人士经常把玻璃和螺纹钢、铁矿石、焦炭、焦煤归于一类,称为黑色系产品。对此,现货企业出身的王成斌有不同的看法:“玻璃与螺纹钢这样的黑色系产品相似,都属于建材类,但它又与钢铁等材料有很大的不同。”
一是企业性质的不同。玻璃企业主要以民营企业为主体,而钢铁企业主要以超大型国企为主。性质决定了玻璃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供需关系、产品层次等均与钢铁企业有很大的不同。
二是成本有别。与螺纹钢等黑色品种产品相比,玻璃的生产成本刚性较强,如原材料中的石英砂,主要体现的是运输成本,向下跌的空间有限;纯碱的价格近年来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
三是玻璃行业多年前已开始淘汰落后产能,如从前盛极一时的洛玻集团如今已完全退出了建筑玻璃领域。而前不久破产的华尔润集团也是超大型玻璃企业。
“玻璃行业的产能淘汰已经进行了很多轮,剩下来的玻璃企业以股份制、民营企业为主,充分经历了市场洗礼。所以玻璃行业虽然仍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但不像钢铁行业那么严重。”王成斌解释说。
四是玻璃企业具有低库存、短周期的特点。不停歇的生产周期逼迫玻璃企业压缩库存。而周转成本的上升、企业效益要求的提高,也使得贸易商、加工厂也在力求降低库存,提高周转率。
据了解,以前受过去计划经济的影响,无论是玻璃生产企业,还是贸易商、加工企业都会囤货生产、贸易。如今,受经济下行的影响,很多贸易企业为了降低经营风险、提高周转效率,甚至已经放弃了仓库。
“贸易商一方面降低库存成本,另一方面降低周转的风险,转而进行订单式销售,直接把厂家仓库当成自己的仓库,所以玻璃的库存相比过去有了很大的降低,相比钢铁贸易企业来说库存也是偏低的。”王成斌认为,目前大多数玻璃企业是处于产销平衡的状态,而不是过剩。
五是与其他黑色系产品相比,玻璃企业的转型升级、去产能已初见成效。分析全国的玻璃企业,福耀玻璃很早以前就专注汽车玻璃,多年来盈利状况良好,已成长为汽车玻璃领域的世界领先企业。南玻、信义、金晶等属于行业前列的企业,也摆脱了低端竞争,向高端Low-E玻璃、太阳能玻璃、电子玻璃转型,基本退出了低端浮法玻璃原片的市场。
“第一梯队企业很早以前就已经转型,没有盲目地进行产能的扩张,而是战略性的转型升级,这一点和其他黑色类产品低端产能过剩有别。”王成斌说。
而位于第二梯队的河北沙玻、武汉长利,实际上也在进行转型升级。曾经是低端玻璃代名词的沙河玻璃,今年的市场行情却是最好的。这与沙河玻璃企业长期的忧患意识有关,和他们提前进行产品转型升级、去产能是分不开的。
武汉长利是郑商所的第一批平板玻璃交割厂库之一,前身为武汉市玻璃厂,2001年改制为民营玻璃企业。目前已关停生产线1条,在产3条,产能为2650吨/天,另计划12月份再停1条,在建1条。
此外,武汉长利还建有2条Low-E玻璃生产线,每天可消化公司自产原片玻璃500~600吨,所以该公司每天可供对外销售的玻璃原片约为2000吨,实际成交价维持在1200元/吨左右。
从华中市场2015年的玻璃现货价格走势图来看,今年六七月份是低点。由于湖北明宏新投产了两条浮法玻璃生产线,新增产能约2000吨/天,对市场形成了巨大压力,造成市场恐慌气氛,销售均价跌到1000元/吨以下,但随后又猛烈反弹。
“玻璃期货价格波动很大,实际上玻璃现货价格波动更大,仅仅从最低点的7月份反弹到1280元报价,一个月内就反弹了260元。”王成斌说。
不过,长利公司通过期货工具较好地规避了市场波动风险。一般来说,4~6月是玻璃企业经营的困难期,库存较高,王成斌那时做了一个卖保的动作,卖给一个投资公司,9月份做了一个套保。“当时期货价格是950元,加上贴水180元,而现货卖价已经跌到900元以下,针对期现价差做了一个套保。”
在王成斌看来,玻璃期货最终还是会呈现期现回归的过程。“随着时间推移,期货价格可能会逐渐修复贴水行情。以盘面价格水平来说,让玻璃企业很难下决心套保,因为风险比较大。”